全文预览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数据库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完成一次任务,小组成员要进行角色轮换。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成任务,形成任务说明书和程序。最后,每个小组介绍自己的程序,展开小组间、每个成员间的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过程化考核,规范学习共同体。成立团队绩效考核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制定团队考核指标、方式、方法。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可以采取:(教师对小组的评价)[×]50%+(小组间评价)[×]20%+(小组成员间自评)[×]30%的计算方法产生一个综合成绩作为平时成绩。教师要及时公布该成绩,保证成绩的公平、公正。学生总成绩的给定采取“5+1”课程考核模式,即按“作业、课堂程序演示、实际操作、小组答辩、上机作业”5个过程考核模块和1次期末考试进行。这样,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而言,做到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对学生社会性发展而言,以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为载体,学生提高了交往能力、获得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对师生关系而言,由于学习共同体倡导给每位学生展示其能力的机会,给每位学生发展和进步的机会,因而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理解学生,而师生关系的改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而且,学习共同体始终凸显学生个人在共同体中的价值和贡献,对于纠正时下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时弊有一定作用。[参考文献] [1]郭永志.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 [2]全守杰.“学习共同体”研究理论考察与新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 [3]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张建林.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5]赵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6]赵迎.论学习共同体及其教育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12(5).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