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付出和代表社会分配的诸如金钱,职业机会等的回报之前的互惠关系决定了与工作有关的利益所在;(2)超负荷的劳动可能对个体产生工作压力感。超负荷是以认知、行为和动机为基础的A型行为的个人特质,具有超负荷特质的个体往往会高估付出而导致更加强烈的工作压力感以致表现出各种身心疾病[28]。基于以上两种假设,Siegrist进而提出三种理论:外在的付出-回报假设:高付出低回报可能使不良健康的风险上升;内在的超负荷假设:超负荷会导致疾病风险上升;相互作用假设:既有外在的付出-回报特点同时具备内在的超负荷的个体有更高的不良健康状况风险[5]。倦怠风险心理模型倦怠风险心理模型于1988年由Maslach提出,并在1993年由同为模型提出者的Leiter做了补充和修订。该模型的核心理论主要来源于两个假设:一方面,职业倦怠中的各个因素之前相互存在影响;另一方面,外界环境和个体特点的不同决定了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的关系不同[29]。该模型认为在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中,三个维度可以两两对第三个维度进行预测,并且导致该维度的出现,即三个维度的发生发展是存在先后和因果关系的。Leiter和Maslach的观点认为情感枯竭是职业环境和压力造成的最普遍的现象,故其应最早出现,因此,职业倦怠者在面对其顾客时可能会选择冷漠或者逃避等手段来应对情感枯竭进而演变为“玩世不恭”,而当职业倦怠个体工作遇到挫折,工作成就丧失时即可出现去个性化来调节情感枯竭与成就感之间平衡的现象。虽然Maslach对于该模型给出了解释并建立了较完善的体系,但是后期的研究表明,去个性化和自我成就感的降低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情感枯竭的发生要先于去个性化,却并不能证明去个性化可以直接导致自我成就感的降低[30]。故1993年修订和补充后的模型更改为去个性化是情感枯竭的直接结构,但是自我成就感的降低相较于另外两个维度,更类似于独立存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