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管理与教育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25KB

文档介绍
练习作业的指导。即使过关测试,也通过复习、测试、分析、矫正、复测几个阶段,给学困生提供足够的补偿机会。Р (2)低起点、小步子、多台阶,培养学困生的“成功意识”,增加学习自信心。Р 由于学困生与一般学生发展水平相比,不但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起点较低,而且各人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不一样,各自的起点以及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他们应该降低起点,把起点放到只要他们努力一下便可以到达的水平上。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按要求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分解成若干合理层次,分层推进,把产生挫折的频率减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学困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学好,不断增强学习进取心,强化学习动机,启动他们内部的“动力系统”机制。Р 4.挖掘“亮点”,激励上进,改善心态Р 对待“学困生”,教师应注意从他们个性心理入手,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困生,他们学习成绩虽然不好,但在其他方面有特长有潜力,我们在工作中应注意挖掘这类学困生的“亮点”,因势利导,培养其特长,激发其兴趣。多年来,我校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如艺术兴趣小组有吉它班、电子琴班、合唱队和美术兴趣小组等;体育兴趣小组有男女子田径队、男女子篮球队、男子足球队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批学困生在这里展示了特长,找到了自信,更重要的是改善“学困生”的心理状态,相应地调动了他们学习其它科目的积极性。Р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待”学困生。有些“学困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或对一些习题不会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容易使学困生产生自卑的心理。因此,教师对“学困生”的知识点要求、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布置应考虑简单易行。特别是让他们感受到与优等生同等的心理待遇,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养成一种健康的心理。教师需要牢记“数子十罪不如奖子一长”的古训。让他们坚定信心,奋发向上,从而不断进步,显示出优秀的学习品质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