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掌声》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22KB

文档介绍
 教学中,我以“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会说……”、“如果你是小英,你会想……”、“如果你是小英,你想说……”等问题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远远超出了课本上局限的内容。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开放性极强,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情感,从而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了他们飞扬智慧的语言。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也得到了浸润、感染和丰富。4、在体味中升华。整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和评价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5、浓缩中心,提炼要点以前教学时,因为担心孩子上课不记笔记,于是就会在黑板上大块书写,“好心的”提醒开小差的同学。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学生要不一股脑的全抄下,要不看内容太多,懒得记。这节课我改变方法,精炼了板书,集中体现本堂课浓缩的精华,如掌声:鼓励、赞扬;英子的变化:忧郁;开朗。这样,学生一看板书,简单明了,而且还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总之,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深深感悟到:在教学时,虽然我把握了英子的前后变化和两次掌声,但却无法像有经验教师上课那般行云流水,不露痕迹,过渡显得有些突兀、生硬。尤其是指导朗读时,似乎是为了朗读而朗读,缺乏能引导、激励学生朗读兴趣的过渡语,缺少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情感的语句。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阅读了不少,但真正回到课堂上还是有待磨练。一些引导学生的导语、过渡语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自然渗透在教学中,成为今后教学的一部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