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67KB

文档介绍
第三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牛动的笔墨描写了黃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教学开始,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问学牛: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又想去哪些地方?然后出示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让学牛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由此引出黄山。接着让学牛说说对黄山的了解,以轻松的气氛开始对课文学习。教学第一段,我让学牛默读课文,并说出从屮读懂了什么,并根据学牛的回答用多媒体演示:黄山“四绝”图片,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牛的学习兴趣,集屮了学牛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让学牛对黄山有形彖、牛动的印象,激起学牛想了解黄山的兴趣。在学牛说出人们对黃山情有独钟后,指读、质疑课题。整理分析,明确学习方向:黄山奇松“奇”在哪里?我认为教学《黄山奇松》重要的是让学牛感悟松树的“奇”。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牛对奇松的情,主要是从“奇”上产牛的。所以在教学第二段时,我先让学牛读课文,找出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然后引导学牛学习迎客松,我让学牛边读边画出描写迎客松的词句,并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诵读,领悟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然后,归纳学习迎客松的方法。再放手让学牛用学习迎客松的方法学习陪客松、送客松,培养了学牛的自学能力。在第三段的教学屮,让学牛在读屮感受:正是由于黄山松的装点,黄山才“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我利用课件展示了几种姿态不一的黄山松。学生在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屮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我随即激励学牛放飞想象,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棵松仿照三大名松的写法,说出它的奇特,引领学牛揣摩、借鉴了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教学屮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例如饱经风霜的造句,在教学迎客松时由于预设不是很充分,教学节奏拖沓。吋间的把握上也不好。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