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关于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之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思考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48KB

文档介绍
护自救的方法。此外,还要让幼儿树立团队意识,激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3)社会协助单位的准备:其主要内容是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双方一起制订和调整活动方案,步调一致,有条不紊地配合和支持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 4.活动过程的开展。活动过程包括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分配。整个流程需要遵循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环环相扣。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情而变,灵活机智地进行多方位互动。五、走出活动情境,进行客观活动评价每个社会实践活动结束,教师都要对活动进行评价,即活动反思。 1.对教师本身的反思:(1)活动内容反思: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2)教学态度反思:活动中投入多少热情,准备是否得当,是否建立平等、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否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3)活动过程反思:流程是否合理,组织形式是否有利于幼儿探索学习。(4)教学情境反思:思考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合理、适用,是否促进幼儿主动获取知识。 2.对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情况和活动后的成就进行价值判断。活动过程是否体现幼儿学习并快乐着原则,活动效果有无体现活动的多层次、立体型和活动的全面性、可持续性,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者和谐统一地发展。看幼儿是否养成了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习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幼儿是否从学会转向了会学的学习方式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可缺的环节与步骤,也是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让我们通过挖掘丰富的社区资源,制订合理的活动方案,采取互动的活动方式等途径,使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变得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总之,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生活,给幼儿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有效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综合能力的发展,真正成为生活主人。但课程生活化并不是幼儿园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而是幼儿园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多生活、少上课应是课程安排的准则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