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人才”为目标的前提下,都始终不能冲破以竞技运动为主线的思想观念束缚。社会的快节奏、高时效、高技术密集型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心理紧张加剧,体力耗能降低,人们对体育活动的要求提高。不仅要求体育活动能锻炼肌肉,更希望其能训练心脏,增强心力,消除心脑紧张。为适应这种需要,体育内容应以快乐体育为主体。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快乐体育成为主流,会使体育的趣味性增加,体育的艺术性提高。人们可以从身体活动中得到美感,享受身体的愉悦。Р 3、学校体育应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方向。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是体育教育思想上的变革。要着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培养体育意识和兴趣,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这就促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体育教学大纲中把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Р 三、结论和建议Р 普通高校体育面向全体大学生,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锻炼层次、条件等都与中小学有很大的差异。从年龄心理来看,大学生喜欢主动地、有选择地锻炼,而中小学更多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参加;从锻炼的基础来看,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体育教育,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基础与经验,能在较高的起点上选择符合个人需要的锻炼内容与形式。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和体育部应针对高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校实际,大胆改革教学内容,开设若干门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既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又能改进和促进学生体质发展。一些高校已开始着手此项改革。体育课将不分年级,只分高、中、初三级,学生可以从30门专项课中选择,简化体育考试,但毕业时应达到Р“会长跑、会游泳、会武术一类”的要求。学生从运动中找到乐趣,就会喜欢体育、喜欢体育课,这也是体育教学的目标。因此,诸如此类的改革值得各高校体育工探索,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