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小初数学教学的衔接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革的视角加以研究,解决好小学数学教学和中学的衔接问题. 这既要从小学的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 这里,我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学一线教师,从教学过程上就小初衔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1. 从“自然数与分数”到“实数”小学数学中,只涉及了关于自然数和分数的知识,也就是正有理数. 而升入初中后,在代数方面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负数”. 负数是一个新学的抽象的概念,完全靠理解性的知识. 这里,可以通过多举些学生熟悉的例子,使得学生了解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 从“数”到“式”小学生在六年中学习的知识主要是具体的数以及具体的数之间的运算,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建立起了代数概念. 在我们看来,“代数”就是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数,但实际上绝非如此. 初一的数学先是讲了“用字母表示数”,然后就开始深入到了“方程”,再由此展开了“包含字母的式子”这一概念,然后又开始了关于“函数”的学习. 那么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要注重培养他们对字母的理解,避免很多学生对字母意义理解不透彻,从而造成了错误. 还有一些中学中的知识点就是用字母替换了小学学习中的数字. 3. 从“算术法”到“方程”小学的应用题大多都可以用算术法来解题,所谓“算术法”就是指一个全部由数字和符号构成的式子,因为计算简便,成了小学六年来学生们解题的“主菜”,即使小学里学习了方程,但也只能算是“配菜”而已. 可进入初中后就不同了:自从七年级上学期详细的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渐渐地,凡是应用题第一反应就是设未知数列方程,而对原先的“算术法”没什么印象了. 这一变化可以看出,从已知数开始,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最终得出结果的算术方法,把未知排斥在外,具有单向性. 而方程在一开始设元,把未知数和已知数放在平等位置,并建立等量关系,这种方法具有双向性. 4. 从“比例”到“函数”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