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力避提问的随意性。例如《跳水》一课,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当时你在船上,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救那个孩子?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议论纷纷。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回答种种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这些方法,船长当时为什么没用,从而体会到船长让儿子跳水的方法在当时条件下最为稳妥可靠的,是“最佳的选择”。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的优势,感受到合作的意义,享受到合作成功的愉快。Р 4.选择适合的内容开展合作学习。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人任务,如担任组织者、记录员、发言人、记时员等角色。学习的内容要适合学生交流思想,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或无法较好地完成,而合作学习小组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能够完成或更好地完成。如果学习的任务太简单,或者学习的任务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就完全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Р 5.实施有效的激励性评价。有效实施评价策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研究结果表明,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难以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教师事先应将激励性评价指标公布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就可以明确努力的方向,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可以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Р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关键是教师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实施多种策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相信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技巧一定会大大提高。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