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切实保障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和体育锻炼时间。Р1.基础体能锻炼有利于学生机能及各器官系统更好的发展。只有基础体能素质提高了才能具备从事各项专业运动能力。Р2.高校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在基础体能得到锻炼的基础上高校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具体可采用选项课及俱乐部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树立健康体育,终身体育、个性体育、全面发展的理念。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需求。Р3.基础体能测试可以引入新的评价体系。根据每位同学的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差异,采用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各阶段性评价及跟踪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体能状况做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Р(二)高校要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Р除了课堂上对基础体能的锻炼,高校要积极地开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要求在项目上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内容要丰富多彩,例如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开展攀岩、定向运动、越野等项目。也可以结合当地资源开展、旅游、滑雪、滑冰等季节性体育运动[2]。注重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将体育锻炼成为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Р(三)高校要加大体育配套设施投入Р各高校也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配套设施的建设。高校应具备必备的体育基础设施,根据开设课程以及学校场地可适当地增加健身房、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各个高校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室外场所多开辟空闲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开展体育活动的空间。另外要转变观念合理规划体育资源,加大体育设施对学生的开放力度,做到学生需要的基础体育设施都免费开放[3]。Р四、结语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总体来说,大学生身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然而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确实不容乐观,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高校、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育教学中要进行课程创新,开展个性化多样化体育活动,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生氛围,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大学生健康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