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兔收萝卜情境,建立了“()是()的()几倍”标准模型。又通过小鸭小鸡图和桃子香蕉图,建立“()是()的几倍”非标准模型。在摆小棒环节,有什么办法让“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的2倍”这句话成立,实际上是“2倍”模型的一个变式。多角度的思考,使“倍”概念模型很丰满。Р三、借助直观,加深理解Р“倍”的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是一个很抽象的知识点,因此教学必须以充分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建立在足够的直观材料基础上。通过观察电脑老师的圈一圈并自己说一说,自己在书本和预习单上“由扶到放”的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以及利用小棒摆一摆,自己动手画一画,多种感官共同刺激,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与掌握。Р 四、数形结合,抽象概念Р“倍”模型的感悟、建立,始终依托生活实践(物体、图形数量),使抽象感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努力一步步递进,最后到“小小超市”直接抓住“倍”的本质,两数的“商”关系,不知不觉隐含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这样教学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突破难点。Р对我而言,教学流程的设计,永远只能是预案。课堂生成的不可调控,最外在体现是时间的不足。最后环节“画一画你想研究的倍数关系”,既是开放自主的的数学问题解决,又是很好的学科整合,尤其是满足三年级学生对美好色彩的喜爱心理,可因为时间的有限,无法当堂完成并展示、欣赏、评价。欣慰的是,变为家庭作业,可能画面会更丰富,提炼出的“( )是( )的几倍”会更多,认真完成的学生思维可能会更积极。Р一堂课应该把握“有始有终”。根据课堂实际,“提问引题”环节有学生提出“第一行圆的数量是第二行的( )倍”,当时立刻有人纠正为“第二行圆的数量是第一行的( )倍”,可是具体解答没人应战。但时我说:“那好,今天这堂课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个‘倍’。上课到一定时候,让我们再来解答这个问题。”上课期间,我把这个问题忘得一干二净。教学的基本功有待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