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原则和途径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18KB

文档介绍
序、层次分明、严谨规范、简洁明了。关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带而过,而必须要有适当的板书进行解题示范。这个板书可以是教师的亲自示范,也可以是由学生板演、教师点评后的板书。总之,要使学生学会规范的书写,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运用准确,说理清楚明了。Р 2 习题课教学的途径Р 习题课教学的过程中,精心选择训练题目是习题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习题课首先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补偿手段,精选一些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习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其首要的目的。所以,习题的编选要把握以下几点。Р 2.1 习题的安排要有非常强的示范性。首先要让某些习题体现主要知识点的运用,体现通解通法,再通过适当的变式引申、变式训练,以达到夯实双基、举一反三之效。其次要体现教学解题方法的训练和解题技能的培养,要揭示习题的解题规律和体现习题的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体现习题的典型性。Р 2.2 习题的配备要有阶梯性。习题类型一般有基础知识型、基本方法型、综合提高型、创新应用型等,在难度上要有低、中、高三级层次,这三级之间还应插入级与级之间的“缓冲”习题,形成“小坡度、密台阶”习题,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发现区”内解题,有利于学生“步步登高”,树立解题的必胜信心。Р 2.3 习题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关联,比如,可以是同一个知识点的层层深化,也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与不同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组合。Р 2.4 习题的数量要适中。不要搞题海战术,但巩固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培养必要的题目还是要有的,要让每个题目都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并注意体现方法和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Р 总之,一节习题课的效益如何,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所以,每一名数学教师都要在把握好习题课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加强对习题的编选。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