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4KB

文档介绍
赛跑的问题,从图像上反映出乌龟和兔子的跑步连续性,通过这类的童话改编后的题目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图像解决问题的优点,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设置一个活泼有趣内容多样的家庭作业,取代沉闷和无聊的机械式作业练习,能更好的刺激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产生一种好奇心理,探索追求自我主动完成作业的意识[3]。Р 4.老师对作业批改的改变Р 数学作业的批改也在教学中做了灵活的变化。例如,一类课题的批改,因为A型课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大多数让学生在教室里完成,所以这部分作业是让全部学生自我纠正、批改,来增加学生做数学家庭作业的成就感。在B类和C类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打分或给出评价,不能仅仅是指出错误的地方,要在适当的旁边添加公式等,第二天给予及时评论,使学生不浪费时间学习,而且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老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适时面向所有学生,做作业评估活动,以及出色作业的评价工作,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体验成就感。Р 总之,提高数学运算的有效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配,完成作业,标记工作,而是学生学习的变化,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使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数学运算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教师应合理,科学地设计数学运算,充分发挥运算功能,减轻学生超重的负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形成愿意探索学生从解放工作中的态度,真正落实和体现质量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Р 参考文献: Р [1]吴亚敏,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J].科学导报,2015,09:86 Р [2]张碧银,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J].俪人:教师,2016,24:169-170 Р [3]王群,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0,01:133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