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国外情感教育理论与思想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23KB

文档介绍
体化的诉求有关。但这种非实体化的诉求却导致情感教育陷入一种“不知何处是归途”的尴尬境地。Р 情感教育究竟是心理教育的一部分,还是属于审美教育或是道德教育的独特范式?作为心理教育一部分的情感教育与作为审美教育或道德教育范式的情感教育是完全重合的还是Р 并列的?人的情感仅仅指这些审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吗?人的基本情感如愉快、愤怒、痛苦、悲伤、恐惧呢?人的复合情感如爱情、亲情、友情呢?难道这些不是情感教育的当然内容? 人的基本情感、复合情感和高级社会情感在情感教育中各自占有怎样的地位?又如何对之进行有效的教育?有无可能和必要建立实体性的情感教育,“依照情感活动的某些独特机制对某些类型的情感教育设置专门的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Р 3情感教育快乐化Р 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及方兴未艾的情感教育实验还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认为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身心愉悦。各种情感教育实验都特别注重课堂的快乐基调,视情感教育为一种以实现学生学习愉悦为宗旨的活动,并形成一个鲜明的主题:“要‘使每个学生有幸福的童年’,使他们感到‘学习是愉快的,活动是愉快的,生活也是愉快的’。一句话,“要使学生们的整个童年都是愉快的,并使愉快的童年生活长留在他们的记中”。很多情感教育论著中都一再强调所谓快乐等积极情感的培养,并以此作为衡量情感教育成效高低的重要指标。Р 但我们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让学生快乐高兴就是情感教育的全部内容吗?人为什么快乐高兴?快乐高兴的源泉在哪里?生理性的快乐与精神性的快乐是同等的吗?Р 我们需要或在多大程度上需要那种漂浮的无根的快乐?情感教育还应该蕴涵着怎样的意义?人的感情在情感教育中具有怎样的价值?或谓生活中不仅有快乐,也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无法逃避也应该品尝的滋味,为什么同样的苦难经历对某人来说是成功的阶梯、宝贵的财富,而对另外一个人则是灭顶之灾?情感仅仅是一种感受与体验吗?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