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基于思维生长的“言意共生”教语文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6KB

文档介绍
这是言与意的对话,用巴赫金的话来说,这是语言的狂欢。巴赫金对狂欢有个解释:“严格地说,狂欢也不是表演,而是生活在狂欢之中。”狂欢式的生活,是“脱离了常规的生活”,“某种程度上是翻了个儿的生活”。“言意共生”,产生了新的语言、新的意境,产生了新的语文生活。而这一切都在对话之中。“言意共生”提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任务。语文学习之于每个学生都是个体化的言语行为。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不是关于汉语的知识体系,而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训练使学生懂得用语文思维,懂得怎样“运用”语言。Р 我们常说,作者是寻找语言的流浪者。流浪者是自由的,但较为随意。语文教育好比作者,因为他要“重撰”。树华既是寻找语言的流浪者,又是寻找意义的流浪者,他心中有指南针,他的理念系统中有主张,他是既自由又规范的。这次的“深加工”,让树华的语文教育走上了一个新高度。姜树华在追求学术性的同时,没有丢弃自己的实践。相反,学术研究改善了他的实践,提升了他的实践,实践丰富了他的见解,校正了他的一些想法。可以说,在他那儿,实践行动与理论探索也是共生的。实践与理论的共生,让他对基于语文思维生长的言意共生教语文有了大体的框架建构,包括价值追求、实施策略、操作路径,以及理想状态。这一框架的建构与展开很不容易,而且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此外,他深入到对不同文体的言意共生教学,作了具体的探索,初步概括出不同文体教学的小同特点,这就将言意共生教语文具体化了,可操作了,也可推广了。研究与实践到这个份上,难能可贵。Р Р 教学研究与实践上的一步,意义很大,有时候一步意味着一个阶段,甚至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教改实践上,学术研究上,人生之路上,还有很多的“一步”要走。姜树华,你的下一步在哪里?怎么走?希望你不断地去走好“每一步”,永远走向前去,前面的风景会更美好。Р (作者系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Р 责任编辑郝波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