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挫折的承受能力。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不是怎样设法减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帮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教师、家长从自己做起,摒弃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这种错误观念。Р (七)增强孩子的责任感。作为孩子人生的导师,我们要学会转变观念,应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应包办代替,失败不可怕,摔跤也无所谓,没有挫折怎么知道疼,又怎么会成长呢?只有让孩子经历更多,参与生活,具备一些生活技能,将来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Р 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努力改善社会大环境改善社会的大环境,首先必须净化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家庭、同伴、传媒、流行等途径影响其心理健康。Р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Р 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应该说正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既发展了自身,也使我近距离的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正是在这个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Р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丛立新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4月第三章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求的环境 75----78页Р 2.《怎样教育好孩子》王志国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06-----110页Р 3.《学生心理调试指导手册》熊华堂新世界出版社 2007年3月Р 4.《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朱智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