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初中语文学习资料:《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微课教学设计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34KB

文档介绍
的“手”有多种用途,请同学们找出来,仔细品味一下其中的表达效果。Р教学反思Р《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通过多角度、丰富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命运和当时世态,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文章篇幅长,人物众多,结构复杂,其内容、主旨、反映的时代背景都不是生活在现在的孩子所能及时理解和掌握的。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真正地了解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感受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情感呢?Р余映潮老师说:“只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是可以找到、抓住和拎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从而对课文进行整体赏析的。”所以,设计一个主问题,从某个侧面切入,来带动对《孔乙己》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也是一个极有效的教学设计。Р 那么,《孔乙己》一文中的主问题怎么确定呢?尤其是在一节10分钟之内的微课上。Р 我以为:主问题的设计必须是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余映潮语)。按照这个原则,《孔乙己》中可选择的主问题可以是孔乙己“手”的描写、孔乙己脸色的描写、孔乙己的“额部”、孔乙己的“偷”、孔乙己与“酒”、孔乙己与茴香豆等等,选择其中任何一个问题作为“主问题”,都可以带动学生全方位地阅读文章、深入地认识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Р 所以,我选取了孔乙己“脸色”的变化这一主问题,来引导学生感受孔乙己性格特征及其人生遭遇。我本想借这个“主问题”,也就是这一条教学线索,来牵动学生阅读全文。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首先可以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求的兴趣进入课文,圈点勾画,品评咀嚼,思考表达;接着又能带着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观看视频,听取点拨,深化认识。Р整个微课的教学流程看似明确、清晰,但是,学生是否可以自觉地跟着教学流程进行,是否真正领会了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否在课后能顺利完成作业……一系列疑问,还有待我们老师在课后的积极跟进、检测评价。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