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过程,将学习、调查、分析获得的理性认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不断验证、总结、反思,及时修正和提炼。(4)个案研究法:对实验中的个案进行研究,以证实实验效果。(5)案例分析法:把大量的课堂实例呈现出来,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并加以分析,探索基于交互式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科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6)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提炼出有效的互动策略、方法等。 4.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信息技术在新的世纪必将带来一场新的教育创新革命。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了理想的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利用信息技术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 使用电脑注入新活力, 使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电子作业系统、虚拟现实、超媒体技术、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等现代教学媒体, 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在此过程中对需求的知识采用丰富的表达手段,尤其是生动地再现各种事物, 以及限制情况下的现象,独立于时间、空间、运动状态下的流程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知识,理解知识。为构建创新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的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 2015 年5月-2015 年12 月,准备阶段) :选定课题、制订研究方案、计划; 确定执研人员、参研学科;完成信息化环境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使用、软件课件制作的培训任务;学习国内外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理论成果。第二阶段(2016 年1月-2017 年12月,研究阶段):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评价方式及奖励措施,并通过研究实践逐步修订、完善研究方案;改进校园网络,为参研教师搭建网络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平台;定期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研讨活动,研究教师每学期至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