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46KB

文档介绍
我也做出一点改动, 把玻璃杯换成了用矿泉水瓶的上三分之一处做的塑料杯。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更安全、更易操作。九、课后反思: 1. 本课结束后,我感觉教学过程很流畅,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学生始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基本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成功之处: 从上课伊始到整堂课结束, 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 学习热情很高,思维也很活跃。如:在“让纸团变湿”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了多种方法, 尤其是动手实验时,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勤于动脑、乐于动手, 运用了多种方法让纸团变湿, 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在提升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理解环节中,让学生从三个实验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实验来操作,学生们很兴奋, 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都急着去抢实验材料来做, 以至课堂纪律有些不能控制, 这也是我不太满意的地方。通过课下反思, 并与同组教师进行研讨, 我们认为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 教师的要求强调的不是很明确,组织形式也有些欠妥,使得学生只顾急于匆匆参与实验,却忽视了实验的目的。 2.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两个令我出乎意料的地方:一、在课堂引入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猜测纸团会不会湿,当时有些担心学生说不出杯中可能有空气占据空间。但学生们的回答却出乎我意料之外, 大部分学生都能一下子就说出里面有空气。二、“交换杯中的空气”作业刚一布置完, 马上有学生跑过来告诉我: “可以先在杯中装入水或沙,再到教室外面倒掉就行了。”令我感到很意外,现在的三年级学生知识面比较宽, 接受知识的渠道也很多。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信息时代, 我深深地感受到想要教好科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自己身上的担子还很重,这使我有了更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最后,我想用法国诗人朗费罗的诗句作为我的结束语:我们命定的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是每个明天,比今天走得更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