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另外, 高校还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 实行特定岗位转向专任教师岗位的条件, 在单位内部进行转岗, 这样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多渠道对教师资源进行补充, 才能避免高校教师来源单一,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打下基础。 2. 制定吸引政策, 扩大高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针对“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较低, 且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建议地方高校除了要对本校在职专任教师制定吸引政策, 引导其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外, 还应针对社会上有实践工作经验并能进行技术指导的人员制定吸引政策,将其引进高校, 在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的同时, 还能为在岗的专任教师做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 发挥已有的“双师型”教师的作用。进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解决老龄化问题。 3. 建立校企密切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针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引进机制缺乏问题,建议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 支持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提高“双师型”教师技能操作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4. 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针对“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建议高校单独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 对“双师型”教师制定明确的认定标准, 并对已经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人员要求在企业或者培训机构进行“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 以保证“双师型”教师的生命力。 5.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针对“双师型”教师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问题, 建议高校推行职称分类评审, 根据地方高校的特点将职称评审分成几种类型, 这样有利于激励“双师型”教师, 而且能够使教师各展所长、各司其职, 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另外, 高校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双师型”教师给予职称评定、评奖评优、项目扶持等方面的倾斜,进而鼓励“双师型”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