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校企联合――眼视光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26KB

文档介绍
于培训经费的缺乏和教学场地的限制, 高校教师很少有获得实践培训的机会。良好的校企合作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共赢[6] 。对于企业来说, 学院可以为企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资源, 同时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对于学校来说, 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法, 即学院聘请优秀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同时企业也为学院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提供了实践的场所,教师可以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 进行知识更新, 有效促进教师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研究,校企联合办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协调运行机制方面不够灵活, 学校的主要目标是教书育人, 企业更注重经济利益, 我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 必须主动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 以使合作深入下去。眼视光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新将会推动学院眼视光学专业的发展, 并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注入活力。参考文献[1] 黄素宁. 坚持校企联合办学培养眼视光技术专业实用人才[J]. 卫生职业教育, 2011 ( 10). [2]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 眼镜定配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 [3]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 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4] 孙英梅. 沈阳医学院视光专业学生心理状况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02 (4). [5] 陈小燕.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 [6] 高雅萍. 校企高度融合打造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团队[J]. 卫生职业教育, 2009 ( 13).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