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激发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我国早期的“乐教”就是“歌、诗、乐、舞”的综合活动。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语言、歌唱、舞蹈都是自然的结合。而今《新课标》中如是写到: “认识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联系, 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舞蹈、美术、戏剧等姐妹艺术在本质上与音乐艺术相通,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同时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中也提出应将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美术等课程统称为“艺术课”, 因此, 这次课改除了颁布《音乐课程标准》外, 还颁布了《艺术课程标准》,其中就把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相关知识、文化背景、风格流派融于一堂, 形成一个“大艺术”。音乐教师只有熟悉并掌握诗歌、戏剧、影视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此触类旁通,使学生逐渐对个艺术共通的特征有所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五、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教师工作的好坏与个性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假如教师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丧失上进的信心;教师性格偏执, 会使学生滋生逆反心理; 教师心理失衡, 对学生缺乏爱心,也会使学生感情冷漠。可见, 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那些情绪稳定积极, 生活中有广泛兴趣和活动领域, 对他人和社会富有情心的人才能具有诸如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 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情绪特征, 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 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等健康的心理素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认为,教育的成功归功到底决定于教师,而不是决定于教科书和方法。教育理论是教育者实践的积累, 而实践又是理论的源泉。在素质教育的时代, 老教师要迅速更新旧观念, 新教师要尽快进入角色, 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知识体系等方面来充分提高、完善自己,以适应教育的发展、时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