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初小数学衔接的问题探究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用小学学过的“数”迁移到“正、负数”等。用小学学过的“分数”迁移到“分式”等。②、个体操作式学习到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独立操作式学习常常是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那些抽象水平较高的数学知识,小学生们更是通过自己看一看、摸一摸等直观感知活动去实现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下的思维特点。随着人的成长,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及知识广度、难度的深化,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策略越发显示出重要性。比如:在上面提到的“平面图形的密铺”开课中,没有同学们的合作,就很难完成本节课的学习。首先,课前分组分工:以六人为一组,分工制作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边形、十二边形各六个(正多边形的边长一样)。第二:观察、汇总: 仅用一种正多边形密铺,有几种正多边形能密铺成一个平面?各小组同学课上在拼图过程中收集数据,并填写实验报告。第三,共同分析数据,并寻找其中的规律。第四: 实验思考,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有的正多边形能进行密铺,而有的正多边形不能?用一种正多边形密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第五:得出结论,①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能够镶嵌,正五边形不能镶嵌。②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正多边形的内交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时,就拼成一个平面图形。要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读数能整除 360 。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可以反映出了数学学习的组织形式和学习同伴之间的交互关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合作和研讨以及集体的探索与创新。总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中:通过创设思维情景,设置思维障碍,添设思维阶梯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多向反馈、即时调控、使“反馈——调控”贯彻于教学始终,才能使教学系统处于最佳平衡状态,使衔接教学达到对旧知识的同化,实现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的再建构。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