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论语文审美教育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6KB

文档介绍
源关系,学生就会从根本上理解如此称呼的原因。封建礼仪为了维护君臣、父子之间的尊卑,人们在言谈时或文字书写时就必须避免称呼君主、父亲的名字,否则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甚至引来杀身之祸。由于这一制度的影响,人们就自觉地不去直呼自己所尊敬的人的姓名。现在,这种制度虽然消亡了,但它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文化心理的影响依然存在,“某局长”、“某老师”、“老张”、“小李”等称呼就是源于这一礼仪文化的。如果教学中能坚持做这种直探本源的工作,学生就会切实地感到祖国文化的一脉相承、博大精深、美不胜收,从根本上理解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 РР 4. 精神境界美。一个世界,一个人,一种精神境界,人心比大海还宽阔,精神比大海还要绚丽多彩。但这精神不是珍珠玛瑙本身就会熠熠生光,这种精神是浑金璞玉,需要教师去提炼、去琢磨。庄子的“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竭力在精神上为自己划出一方自由领地,但若没有去精神圣地探险的思想,这两个词的意义无非就是词汇本身的意义。如果我们在“仿佛若有光”的灵感闪现时,敢于进入“才通人”的狭路,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后,定会有“豁然开朗”的领悟,从而尽情欣赏“良田、美池、桑竹”。文章中的精神境界很美,到这一境地探宝的读书人也享受了无尽的读书美感。以上谈及的美是语文教材动人的内蕴,它是流过学生心田的乐歌,更是学生知识的种子发芽生根的肥田沃土。把这种内蕴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将学生带入艺术境界,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触发其情思,一词一句使学生感受其情趣,一篇一章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学生就会心驰神往,兴趣盎然。 РР Р 参考文献: Р [1]王朝闻.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Р [2]阎增武.浅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感[J].教育研究,1987. Р [3]庄子.周苏平等注译.南华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Р 9999408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