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框架体系建设初探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三)分事核编及测算Р 1、主要内容。根据特定事情或特殊工作要求,采取“一事一议”、“就事论事”、“特事特办”、“因事设编”、“以事定费”、“以费限编”等思路和办法,制定事业单位编制标准。核定编制时注意编制“总量控制”原则,采取内部调剂的办法使用编制。Р 2、测算指标。主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和机构的运行顺畅程度选择测算指标,可以有职责大小、运行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总收入)、人员素质、人员结构、单位层级、下辖机构、服务数量、服务范围与质量、费用支出、同行业编制水平、信息化程度(办公条件)等内容,要注意公共服务水平、收益及满意状况的工作职责或工作效能等对编制的影响,还要考虑人力成本与人员配置对编制的影响。Р 3、测算方法。一是从实际工作要求和履行职能的需要出发,选择测算指标和各指标所占比例,制定机构编制标准方案。二是根据方案测算高效完成工作任务需用的编制总量。三是依据职能变化情况,适时同步调整机构编制,人员编制随职能走,内部调剂,有增有减,保持总量。Р (四)分期核编及测算Р 1、主要内容。根据动态调整原则,考虑事业单位编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正视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要求不断提升的现实,允许事业单位人员保持增量,分期对事业单位编制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总体规划,分期核定;二是总量核定、分期下达。Р 2、测算指标。测算指标主要包括不同时期的行业发展状况、编制要求、机构编制效益、机构编制机动水平、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地理因素以及组织自身状况对编制标准的动态要求等。Р 3、测算方法。对每一行业系统按分类测算出编制最大值,然后根据整体编制规划、行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当前机构编制效益和机动编制水平等指标,尤其是时间因素,综合评估并计算各类事业单位不同时期的最佳编制数额。Р (作者系中共莱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编办主任 E:WT)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