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互联网 背景下的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互动机制构建与实践的探讨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需要注意对移动终端的开发 与利用,利用移动终端信息传递功能,将学校中德育工作以及所组织开展的德 育活动、活动反思等向家庭和社会范围传播,形成较大的辐射范围,对德育工作 的影响力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学校可以利用现在家长及教师都普遍在用的 手机终端,巧妙组建微信、QQ群,为学校和学生家长创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在将德育教育向家庭和社会延伸的同时,也能够将家庭信息和社会信息有效地 反馈到平台上,使学校教师更好的把握德育工作。在具体组织实践中,学校教师 将本班级学生、学生家长组织到微信、QQ群中,将学校德育工作的信息分享给 学生和学生家长,也保证学生家长在实施家庭德育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及 时向学校反馈,得到学校教师的指导。同时,学校也可以将一个年级的学生家长 集中到大群中,分享社会上有关德育工作的信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指导家长 如何对学生实施家庭教育等。这样就能够全面增强德育工作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切实提升德育工作质量。Р三、结语Р综上所述,在当前“互联网+”社会背景下,小学阶段教育工作者在积极探索教 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联动的德育教育 工作机制的构建,希望能够实现学校德育工作、家庭德育工作以及社会德育工作 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Р参考文献Р韩伟东.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小学德育教育[J].神州旬刊,2013 (36) :148-148.Р万小平.新课程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一一提高学校德育 工作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2 (16) :54-54.Р傅巧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德育模式[J].山东青年,2012Р(12) :22,Р赵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做好学校德育工作[J].新教育 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 (23) :38,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