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负荷强度进行训练。另一方面,在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时,应注意合理搭配高强度训练与调理训练,素质训练与技巧和柔韧性训练,克服训练负荷安排的随意性,防止过度与集中过长时间,避免造成人体的过度疲劳。如在1-2次大强度训练课之间,应穿插1次高速训练;在连续两周负荷量训练后,应进行1周的放松高速训练,引导机体产生“超量恢复”。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次强度训练。人体的体能素质就是在这种不断重复出现的“超量恢复”中得到增强。六、直观性原则学习和掌握体能训练的知识、动作技巧以及特殊技能,是人体建立运动条件反射(运动技能)的过程。该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经过刺激视、听、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对动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动作要点,建立清晰、完整的动作表象和概念,再经反复练习直至掌握动作。通过感官系统,尤其是通过视觉、听觉和肌肉本体感觉,建立运动条件反射,是体能训练的一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注重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如录像、多煤体教学光盘等),是现代军事体能训练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七、经常性原则消退抑制是人体体能素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指当通过训练而获得的体能能力,不能得到经常性的强化刺激时,原来训练的生物学“痕迹”就会逐渐自然消失,这种能力就会逐渐减弱或生疏,因此,为了使通过艰苦训练获得和体能素质不致降低,并要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适应随时投入战斗的需要,体能训练谨小慎微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经常性训练。人体已获得的体能能力,尤其是处于较高水平的能力,靠几次随意性训练。当然,不同的体能素质有不同的消退速度。如每周进行一次力量、速度素质。而耐力、柔韧性能力消退较快,则必须保持经常性地强化训练。二、体能训练的医务监督体能训练和医务监督,是指在体能训练过程中采取各种方法、手段对受训者不断进行医务检查、监督,以保证受训者身体健康状况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通常在体能训练前、中、后都要对受训者进行医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