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同时药物能否通过血脑屏障及血-脑脊液屏障也是关系疗效的重要环节。?1 药物的选择当致病菌明确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药;如果致病菌不明,要针对该病变部位最常见的细菌选择用药,并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而对于严重的细菌感染,1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感染以及由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要联合用药,即同时控制最常见的G-肠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G+球菌及应用厌氧菌的抗生素。但不能联合使用快速抑菌剂和繁殖期杀菌剂,两者联合降低疗效。Р颅内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Р2 给药方法血脑屏障或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一方面限制了水溶性、离子性和分子量大于180dal的药物传递,影响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使脑组织免于遭受血行播散致病菌的侵犯。颅内感染,血脑屏障及血-脑脊液屏障相对开放,能使一些抗生素在颅内浓度得以提高,但还不足以达到有效浓度。甘露醇、尿素等高渗物质能可逆地开放血脑屏障,甘露醇灌注可诱导毛细血管扩张,使血管腔面积增大,灌注侧半球血流减慢,使药物可与血管床充分接触动脉内灌注甘露醇,使血脑屏障开放已被证实,静脉内灌注甘露醇能否开放血脑屏障尚未定论,因此颅内感染最好选择脂溶性、非离子化及分子量小于180dal的药物,如果对致病菌敏感而又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应用抗生素前首先应用甘露醇高渗性开放血脑屏障,以使药物在颅内达到有效浓度。Р颅内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Р3 局部用药局部用药是相对于全身用药而言,它不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给药,而是将抗生素直接用于需要部位而起作用。一直对局部用药存有争论,有人认为局部应用抗生素易发生过敏反应并导致耐药。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既减少了由于大量全身用药毒副作用,又可在感染区达到有效药物浓度。经鞘内或脑室内注药,使感染的脑脊液减少,又使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对预防颅内感染后蛛网膜粘连、脑积水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