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全

上传者:qnrdwb |  格式:ppt  |  页数:397 |  大小:3047KB

文档介绍
irstacquired(languageattrition)..ca/english/census01/Products/Reference/dict/pop082.htm)这种语言磨损(损耗)现象也证实了主干语言有时候可能不是母语、第一语言或本族语。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回顾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三、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和结构五、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回顾外国人来华学习自古就有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历史有多久,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就有多久。我国古代的对外汉语教学,虽然未见专门经典记载,但也散见于古典文献之中。如《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记载了夏、商与周围部族来往的情况,《礼记·王制》记载了周代末年通译的情况。而我国的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桓帝末年,到唐代进入极盛时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必然要借助于语言的学习和翻译。隋唐时期,中国与外域的交往增多,发达的中国文化令周边国家异常羡慕,他们纷纷派僧人和留学生入唐学习,波斯等国的商人子弟也有学习中国文化者。那时的国子监均有来自异国的学生就读,汉语、汉字是首要的学习内容。外国人来华学习最早的史料记载是《资治通鉴》卷四十五•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九年(公元66年)所记录的:“帝崇尚儒学,自皇太子、诸王侯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孙,莫不受经。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立学于南宫,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搜选高能以授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东汉时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西域的高僧学习汉语口语语言,可以说是较早接受对外汉语教学的典型范例。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受大臣蔡愔等相邀,到达洛阳后,明帝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为他们建起精舍,即洛阳白马寺。摄摩腾、竺法兰就是在这里半天学习汉语半天翻译佛经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