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ppt  |  页数:23 |  大小:237KB

文档介绍
illiamRonaldDoddsFairbairn,1889~1964)出生于奥地利。1947年,开始学习医学和精神病学,深受克莱因理论的影响。1961至1973年,在堪萨斯州的托皮卡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1973年,担任纽约国家精神分析研究所综合诊所主任,同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系主任及培训分析师。1976年,被任命为康奈尔大学医院的分部院长至今。(三)克恩伯格(OttoKernberg,1928-)1999年,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主要著作:《客体关系理论和临床精神分析》(1976)、《内部世界和外部现实:实用性的客体关系理论》(1980)、《严重人格障碍》(1984)、《精神分析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的当代争论》(2004)等。第二节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一、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一)客体和客体关系客体:不仅是本能驱力的客体,而且还是相对于婴儿自身的客体,是婴儿心灵中具有可依赖性、爱、贪婪、仇恨和嫉妒等心理特征的人格。客体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或者说每一个“我”与外在于他的“非我”之间的联系。部分客体关系整体客体关系(二)心理发展观——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样心态1.偏执-分裂样心态含义:把人看成全好或全坏的心态,这一心态大约存在于从出生到3、4个月左右。来自母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母亲的乳房就被分裂为“好”与“坏”两种客体。自我也被分裂为“好我”与“坏我”。分裂是这一时期重要的防御机制。特点:婴儿还没有“人”的意识,他的客体关系是与部分客体的关系,占优势的机制是分裂过程和偏执焦虑。2.抑郁样心态含义:对所丧失的幻想和事实感到悲哀,或是因为对所爱的人有攻击性而感到负疚或悔恨。从第5或第6个月开始,直到1岁左右。特点:开始把母亲知觉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客体,此时的客体关系是与整体客体的关系,占优势的机制是整合、矛盾、抑郁性焦虑和负疚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