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二年二月十日主题词:中小学教师标准通知部内发送:有关部领导,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主动公开2012年2月14日印发一、《标准》研制的背景与意义背景1.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背景2.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落实背景3.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一)背景(二)意义与价值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进教育公平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为教师的资格准入、考核与评价提供依据符合国际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二、《标准》研制的指导思想师德为先,专业导向基本规范,前瞻引领全面要求,突出重点共同准则,体现独特立足国情,国际视野三、《标准》研制的过程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第二阶段:标准研究第三阶段:征求意见第四阶段:专家审议第五阶段:审定统稿第六阶段:修订定稿四、《标准》的整体框架《标准》由三部分组成: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基本理念部分——四个理念:师德为先、学生(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部分: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若干领域(14,13,14),若干项基本要求〔62,60,63〕。实施建议部分:四个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院校、学校〔幼儿园〕、教师)五、“基本理念”解读“师德为先”的理念。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学生(幼儿)为本”的理念。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尊重、遵循、促进(保障)。“能力为重”理念。三个层次:实践能力、专业化水平、专业能力。“终身学习”理念。要求体现三个方面:学习先进理论、提高文化素养、形成终身学习习惯。六、“基本内容”解读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领域:(14,13,14)基本要求:〔62,60,63〕(一)专业理念与师德(4,4,4)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幼儿、小学生、中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