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ppt  |  页数:39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脉搭桥术后有25%的病人在心外膜梗塞动脉开放后,并未实现组织水平上的心肌再灌注,仍然出现慢血流现象或持续的胸痛,其主要原因在于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冠脉微血管病变(coronarymicrovasculardisease,CMD)有关。冠脉造影与冠脉循环目前冠心病治疗主要集中在心外膜大冠脉心外膜冠状动脉对冠状循环阻力的贡献<10%,只有当狭窄>75%时才有血流动力学意义,而冠脉循环的阻力70%来自冠脉微血管冠心病微循环研究文献量关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许多典型的心绞痛患者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典型的心绞痛,缺血的客观证据,冠脉造影狭窄<50%高血压心肌肥厚时,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冠脉造影仅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粗大PCI术后无复流现象*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取决于我们对冠脉微血管病变机制的了解和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虽然有多种药物和血管重建方案去治疗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针对微循环的治疗方法却非常有限Heart,LungandCirculation2009;18:19–27.临床诊断方法有限现有的临床检测方法不能直接检测微小冠脉。只能通过检测心肌缺血、冠脉血流储备等间接反映微血管功能病人的异质性冠脉微血管功能受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冠心病、心肌疾病等多因素机制复杂涉及炎症、栓塞、内皮功能、血管痉挛等多种机制治疗困难现有的治疗(药物、PCI、CABG)疗效有限冠脉微血管病变的挑战机制病因功能异常内皮功能不全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平滑肌功能不全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冠脉再血管化血管外因素腔外压迫主狭、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舒张期灌注减少主动脉瓣狭窄冠脉微血管病变可能的机制冠脉微血管病变可能的机制机制病因结构异常管腔阻塞ACS或再血管化后微栓塞管壁浸润浸润性心肌病血管重构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血管周围纤维化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血管密度降低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