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 1963年7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其基本特点有:片面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语文和算术;各科授课时间变动大。Р(五)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77-1984)?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其中小学阶段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和美术等。新教材于1977年开始编写,1978年秋开始使用。? 198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将自然常识易名为自然;增设劳动课,在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取代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课和历史课。Р教育部在1981年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计划规定,从高中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并把劳动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计划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分流。? 1984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自然常识、外语、劳动课程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Р(六)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5—1989)? 1986年10月国家教委公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11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首次审查并通过了中小学18个学科的教学大纲。? 1988年9月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科目,分科为主,综合课为辅。? 1989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试验工作的通知》。12月经过努力全国共组织编写八套半特点不同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