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新生儿头皮静脉丛交错连接,且无静脉瓣,虽然回血良好,推注无渗漏,但在它的周围已破坏的血管部位可出现外渗、漏出、引起钙盐沉着,毛囊破坏,不长毛发或毛发稀少、枯黄,影响美观。Р血管收缩剂外渗表现:以多巴胺为主的血管收缩剂在使用30分钟后即可出现注射静脉颜色发白,呈条索状延伸,有时会呈现树枝状蔓延。如持续使用同一静脉,时间过长会引起整条注射静脉色素沉着,呈条索状硬化、甚至失去弹性。?高分子抗生素外渗表现:抗生素一般是高分子物质的化学药品,它们在静脉使用时,浓度过大会造成针尖周围呈缺血性苍白色,局部皮肤缺血,如果缺血时间过长,会造成局部组织呈青色、紫色,甚至发黑坏死。Р营养性物质外渗表现:无论蛋白制剂、血制品剂静脉高营养制剂均为渗透压较高的药物,一旦外渗,可引起局部肿胀,血管红肿变黑,不易短时间恢复,肿胀部位的肌肉组织亦容易缺乏弹性,影响肢体活动。Р液体外渗相关因素的分析Р踝部大隐静脉外渗机率最大,其次是手腕部、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72小时拨除,一旦发生炎症,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Р输入刺激性药物发生外渗机率高,而高浓度、高渗透压的液体进入静脉,输液时间越长外渗的机率越高,推注速度越快,越易引起外渗,过快的速度会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Р室温降低时,全身末梢血管收缩,管腔变窄,流速变慢,大量微粒沉积在局部血管引起阻塞。Р血管因素主要是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不足。Р新生儿尚无自主意识,不能按需要制动,且血管细小、充盈度差、尤其在疾病状态下组织有效循环灌注不足,如新生儿休克、硬肿时,血管通透性增强。Р护士的技术不熟练和责任心不强。Р药物外渗后的护理Р及早发现,积极争取在可逆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Р停止给药。是停止给药后,应立即抽吸针头及血管内药液后拔针,压迫针眼3—5分钟。渗漏早期应抬高患肢,以利减轻肿胀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