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51KB

文档介绍
使用过程中若输注速度过快,造成血管压力增大,极易引起高渗性溶液外渗。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加上小儿血管壁薄,容易引起药液外渗。Р 3.1.3穿刺因素临床护士对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极易造成血管破裂,血液外渗造成局部肿胀。小儿本身静脉管径小,给穿刺带来困难,不合适的血管穿刺可增加血液外渗的几率。Р 3.2 护理措施Р 3.2.1加强护士人员责任感临床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儿首先要有高度责任感,患儿皮肤及血管脆弱,输液前先要考虑选择合适血管,绝对的认真、仔细,对没有穿刺把握的血管尽量不考虑。Р 3.2.2 无菌操作所有操作前洗手、戴无菌手套,戴口罩。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头皮静脉穿刺因头部有毛发细菌易滋生,消毒更应彻底。临床中可广泛采取留置针,以减少静脉反复穿刺次数,同时留置针容易固定,对血管壁刺激性小,极大减少了对患儿静脉血管的破坏,降低输液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留置针保护膜每24小时跟换一次,更换时亦应彻底消毒,保3-5d,不宜时间过长。Р 3.2.3 合理选择和穿刺血管尽量避免选择血运差的部位,如足背、踝部。对高渗药液、血管活性药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尽可能的选择粗大的静脉,小儿不自主活动多、哭闹,增加穿刺及固定,头皮静脉血管表浅、直观、血运丰富,固定起来相对简单,同时头皮静脉分布呈X状,无静脉瓣,进针方向不会影响静脉的回流。穿刺尽可能一针见血,以减少在一条血管上反复穿刺。小儿身体抵抗力较弱,输液过程中需要对对穿刺部位进行保暖。Р 4 小结Р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疾病及抢救患儿急症的快速、有效的给药途径。小儿静脉细小、隐匿,而且缺乏有效地皮下脂肪保护,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输液外渗现象。本研究中,我们简要分析了引起输液外渗的原因,并总结了有效地护理措施,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无皮下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对减少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