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动发言不少于两次;凡少于两次的必须当众唱歌,必要时还得‘请家长’……逐周累计发言次数,奖励前三名。”这一措施见效显著,课堂气氛随即“活跃”。然而,顾老师很快又发现:少数学生是前半周看热闹,后半周胡乱找几个问题提一提,答一答,完全应付了事。针对这种情况,顾老师采取了“要点提问法”“即时提问法”,对那些一堂课上一次都没主动发言以及心不在焉的学生突然提问。伴随这样的“软硬兼施”,学生们的强迫感日渐消失,慢慢习惯了“站起来就说”的形式。Р【分析】?1.问题是自己的。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应对“专业困境”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姿态,所提问题是自己遇到的问题。?2.问题是真实的。上课时,学生不愿举手发言怎么办、学生抄袭作业怎么办、作文讲评课怎么做更有效等,都是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遭遇的最真实的问题,是影响我们顺利组织教育活动的现实问题。?3.问题是细小的。小课题着眼于“小”,它的切入点和开口都很小,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某个点”。并由此层层深入,不断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达到研究的深度,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涵。Р三、我们怎么做研究Р(一)研究的一般程序? 以《在小学高年级段把习作批改权下放给学生的研究》为例? 1.提出问题? 多年来,在小学习作教学批改中,我常常疲于奔命,忙着圈圈点点,搜肠刮肚地为学生下评语、打等级,而学生往往只看重分数的高低、等级的优劣,对我的评语要么不知其所以然,要么干脆不管不问,这样,造成习作教学效能低下。Р2.分析问题? 我觉得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不相信学生有批改作文的能力;二是学校没有给教师一个宽松的习作批改环境。?3.预设对策与实施对策? 我在认真阅读新课标后,郑重向学校领导申请了“在小学高年级段把习作批改权下放给学生”的研究课题。在取得学校领导支持后,我广泛收集资料,精心设计并实施了“四步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