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正是基于这点,我认真钻研教材,发现了原有实验的不足之处:课文实验要求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用蜡粘住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段加热,观察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课文要求学生用蜡粘,课前我反复实验发现——几乎都无法粘住火柴,即使粘住了,展示时稍稍抖动一下也会掉下来(由于蜡烛的凝固时间冬天快,夏天慢,融化后的粘性不大)。这样不加热火柴都会掉下来,怎么能揭示热传递的规律? (二)实验改进与创新在进行反复地探索活动后,我对实验装置进行大胆的改进——用套蜡烛环的方法代替粘火柴棒,解决了原实验粘火柴棒不牢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弊端。而且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铁架台铁丝火柴酒精灯直尺蜡烛环(在圆柱形蜡烛中间钻一小孔)等蜡的特点遇热融化! 蜡片常温固体,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铁丝的高度应该与酒精灯外焰齐平;酒精灯加了点与 ABCD 四点的间隔均为2厘米?用火柴点火。?酒精灯的火焰只能用灯帽盖灭(使灯芯与空气隔绝),绝不可用嘴吹灭!?灯熄灭后,尚需趁热将灯帽再提起一次, 放进一部分冷空气。?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按装置图,在铁架台一定的高度上固定好铁丝。 2.每隔 2厘米套上一个蜡烛环。 3.点燃酒精灯,在铁丝的一端给铁丝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4.记录下蜡烛掉下的顺序。( ABCD) 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热从较热的一端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科学是以知识为支撑的学科,因此我采用了: 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四个步骤。首先询问学生,你们觉得热究竟是怎样传递的?引发学生思考,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进行预设。然后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