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呈菌丝相。2~3天即产生特征性的水溶性葡萄酒红色素。?35℃培养,菌落无色素产生,镜下可见圆形、卵圆形、两端钝圆形略弯曲呈腊肠形有横隔菌体三、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表明PM在自然界的分布主要在土壤,其孢子易随风播散。该菌也可以在水中长期存活。?竹鼠是宿主,为传播的媒介。竹鼠的粪便及洞穴泥土中均可分离出该菌。有报道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在广西捕获的竹鼠中,PM感染率达100%。竹鼠分布的区域与PSM的分布密切相关。?东南亚和我国南部地区特点为温暖、潮湿、适合竹林和甘蔗生长、有竹鼠出没。通常春夏季南方雨水较多,真菌生长迅速,因此也是马尔尼菲青霉病多发的季节。?该病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国家(泰国、老挝、越南等)及我国南方地区(广西、广东、云南、香港等)。?北方地区几乎看不到马尔尼菲青霉菌的感染。四、发病机制?至于病原菌何以从野生状态进入机体并引起感染的途径,目前尚不是十分明确。?目前主要认为PM经吸入方式入侵肺部引起肺部感染,然后通过淋巴和血循环播散到肝、脾、淋巴结、皮肤等。?因该菌也可以在水中长期存活,也不除外消化道首发感染的可能。?人抵抗PM以细胞免疫为主。其过程主要涉及巨噬细胞对真菌的吞噬和由致敏T细胞所介导的迟发型超敏两大部分。?PM在体内以酵母相生长,其大小适宜于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吞噬后将真菌抗原呈递给致敏T淋巴细胞。?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活化巨噬细胞的酶系统,达到杀菌作用。?杀菌同时巨噬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等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PM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网状内皮系统,故而在富含单核-巨噬细胞的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肝、脾、肺、皮肤等发生病变。多核巨细胞反应、巨噬细胞肉芽肿形成是肝、脾、淋巴结肿大的病理基础。?PM入侵后病变的表现形式由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决定。机体免疫功能基本正常或轻度低下时,为慢性局灶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表现病变局部的慢性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