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2、课程不等同于教材。 3、怎样看待教材。 4、倡导新的课程观。(( 1)生成的课程观;( 2)整合的课程观; (3)实践的课程观。) (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 2、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多元智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3、多元的学习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小课题和长作业。)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5、有些学校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6、新理念下,该怎样评价一堂课? 第三个问题: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 总述: 总体框架:三个学段三个维度五个板块。三个学段是:低、中、高。三个维度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一) 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而提出的,所以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总目标突出了这样的思想: 1、是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是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3、是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第四个问题:分类介绍一、关于“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解读与教学建议。 1、关于“识字与写字”学习标准及说明。(1)第一学段: (2)第二学段: (3)第三学段: 说明:横向来说,每个学段都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三个维度,提出目标,非常全面。如第一阶段的一、三侧重于情感目标,二、三、五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目标,六侧重于过程和方法目标。纵向来说,三个学段目标彼此联系,循序渐进, 体现了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如识字能力由学习独立识字、到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到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要求逐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