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2008,23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有层次、有目标性的设计适合学生的问题,然后向学生提问,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并且共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技能。通过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加强学生固有的知识,通过这个思考的过程获取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要观察教学过程中师生间是否有真正的对话交流,但必须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2.2课堂提问的类型在研究课堂提问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课堂提问的类型。刘显国教授根据不同的角度将课堂提问分为不同的类型。2.2.1按提问的认知水平分类1.记忆性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可凭借记忆进行回答,如“什么是组织”,“请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等问题,学生凭借记忆可以表达出来。这一类型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避免遗忘,但思考水平较低。2.思考性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学生仅凭记忆就很难回答出来,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才能获得问题的答案,如“为什么输血前必须先鉴定血型?”,“如果手被刺到,手会出现什么反映?请指出此反应的效应器”等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概括性的思维。3.探索性问题探索性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特别适用于学生的操作实验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很大作用。通过解决探索性问题,学生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2.2.2按课堂提问的形式分类1.设问型设问型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并提问学生,但不要求学生回答,而是教师自问自答,其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造成悬念感。设问在复习中较为常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巩固知识。设问还常用与新课的导入,通常以设问的形式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追问型追问型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环环相扣地提问学生。提问时教师的语气较急促,问题之间的间隔时间较短,目的是创设热烈的课堂氛围,训练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3.疑问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