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后进行公示。(4)组织填报申报表,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向市总评选办上报区推荐人选的全部材料。2、表彰宣传(1)对获得国家、省、市先进模范集体、劳动模范称号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2)按照上级要求,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对各级先进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的事迹进行宣传。3、管理与服务(1)建立健全劳模档案。按照区域性管理的原则,建立各级劳模信息管理档案,掌握劳模的身体和生活等基本情况,对劳模的工作变动、退(离)休、亡故、单位撤并、荣誉称号撤销等情况,进行及时变更信息,并逐级上报备案,保证劳模动态管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2)组织劳模体检、疗休养。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定期组织劳模体检、疗休养。(3)发放困难劳模专项补助金按照省、市有关《困难劳模专项补助资金发放通知》的具体要求,参照市总《困难劳模申报标准》(市总待发),组织各级工会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区域性摸底排查,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困难劳模严格把关。一是要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深入调查,全面掌握,做到申报属实。二是要普遍建立困难劳模档案,保证佐证资料真实齐全。(三)职工技术协作工作1、选树推荐“工匠”(1)制发通知,部署活动,民主推荐,申报材料。(2)成立组委会,审核材料,专家初评,拟定名单。(3)平台发布评选结果并公示,接受社会监督。(4)进行表彰奖励,向上级推荐。2、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工作(1)动员职工参加技能培训,开展"五小"创新和技术交流活动。(2)引导开展岗位练兵、职业技能大赛、名师带高徒等活动。(3)指导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加强创新人才和成果评选活动。(四)劳动保护工作1、监督检查本地区企事业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排查隐患,制止违章,督促整改。2、依法参加职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出处理建议和意见。3、强化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培育典型、推广经验、表彰先进。4、组织开展职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