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27例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55KB

文档介绍
30%),好转15例(57.70%);住院吋间10〜25天,平均14天。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5.U,p<0.05)z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3.04,p<0.05)o3体会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伤胃,肝胆失调等原因,导致肝脾气机郁滞,热、湿、瘀蕴结中焦,因其主症是腹痛,故“腹气不通”在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种诱因作用下,最初出现肝胆脾胃功能失调,疏泄不利,升降失和,而致气机不畅;继而气滞血瘀,生湿郁热,导致有形之壅塞,表现为脾胃湿热或实热蕴结为主的证候。治疗重点应以通畅腹气为主,并佐以疏肝行气,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之品。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更重要的是调整了六腑的功能,排除毒素,祛邪治病,还具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并对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芒硝助大黄泻下通便,并能软坚润燥;厚朴、枳实、柴胡、木香行气散结;茵陈、元胡、梔子、白芍、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半夏、竹茹、生姜降逆止呕;金银花、黄苓清热解毒[2]。现代医学已证实直肠的周围有丰富的动脉、静脉、淋巴丛,直肠粘膜具有很强的吸收功能。直肠给药,药物混合于直肠分泌液中,通过肠粘膜被吸收,其传输途径人致有三:其一,由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直接吸收进入大循环,因不经过肝脏从而避免了肝脏的首过解毒效应,提高血药浓度;其二、由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参与大循环;其三、直肠淋巴系统也吸收部分药物。三条途径均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亦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因而直肠给药大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西医治疗可产生协同作用。参考文献⑴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⑵中医辞典编委会编简明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J979.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