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植树问题微课教案、作业、反思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x  |  页数:2 |  大小:54KB

文档介绍
种类型给出植树要求引导自己“画图植树”(如下)试一试:在一条12米长的小路的一边种树。要求相邻的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3米,可以怎么种?需要几棵树?1.分析“一端不种树”的规律。引导利用画图植树,结合上面发现的总长—间距二段数规律,先根据题目画出线段。在线段图上的每段开头处种树,帮助学生感知“一端不种”时棵树与间隔数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促使学生理解“一端不种树”棵数=间隔数2.分析“两端都种树”的规律。利用学生的顺势思维,引导学生尝试在另一端补种树,促使学生理解“两端都种树时”棵树二间隔数+1,明确在前面“一一对应”的基础上再加一棵树。3・分析“两端都不种数”的规律结合上面情景,将两端的树木都挖去,让学生感受“两端都不种时”棵数二段数丄促使学生明确这种情况是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又减去一棵。4.应用练习:选择: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站?正确的列式是(?)。12—1124-1+112+1—1(2)应用:(a)同学们计划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第一次实地考察后发现,这段路的一头是高压电线杆。这样的话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b)—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微课反思:本节课要解决的是在一段线上植树的三种情况,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利用化归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简单入手,在问题情景中,利用直观对比,展开探究,感受一一对应,让孩子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从而对学生进行的数学思想渗透教育。本课优势在于一节课内将三种类型都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对比学习,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和数学模型的构建,但是课堂任务量比较大,需要在后期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练习巩固,用以确保本堂课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升。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