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Р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Р灌输的对象。知识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观察现象?,分清矛盾的主次 ,透过现象Р揭示本质 ,由生动的具体到科学的抽象等一系列的思维加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足Р够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体悟?,然后把所学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通过对Р已有知识结构的调整 ,重新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以便于回忆、再现和提取。Р由于重温,更容易保留及记忆之前的经历,教师可以在安静之后,让学生以Р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刚刚所学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是Р不同的,所以当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复读教师语录来描述问题时,表示这个Р知识点已经被学生理解掌握。Р在后现代教育理论中,把“课程”理解为“学习过程”?,“课程不再是跑道,Р而为跑的过程”。 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Р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才是我们的方向。课堂教学必须围绕“三位一体”的目标,即Р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所以Р课堂要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要让学生真正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思维产生碰撞,Р情感得到交流,让学生有安静思维的机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Р在“享受安静”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Р参考文献:РE 多Р1、 [ 美 ]小威廉姆 ・ ・ 尔:《后现代课程观》 [M] , 王宇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Р2000 年 9 月第 1 版РJ 帕Р2、 [美] 帕克 ・・ 尔默:《教学勇气 :漫步教师心灵》 [M] ,吴国珍、余巍译,华东Р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版Р3、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Р4.、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12 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