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学生和Р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以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感染周围的同事和伙伴。Р这些年来,身为教师,确实感受到生活在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不Р断加大对教育的基础性投入,“科教兴国”的口号日益深入人心,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Р收入不断增加,教师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整个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这一切,都给了教育工Р作者以极大的鼓舞。而今天,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加强师德修养,自觉地成为这Р支高素质队伍中的一员。Р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高尚的。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Р教育事业值得我们教师付出毕生的精力,孜孜以求,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Р泪始干”,谨以此诗句中的春蚕和蜡炬作为师德的象征,与本校同仁共勉。在此,一并呼吁学校领导、各Р个部门进一步强化育人的系统工程,齐抓共管,形成全校教职工和学生人人关注的育人环境,共同为培养Р德才兼备的人才贡献力量。Р古人有“以身立教”之说,意思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作为教师应重Р视自身德育修养,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以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金无Р足赤,人无完人”,老师有时也会出现缺点和失误,只要勇于承担和反省,反而会赢得学生的更加信任。Р感悟的东西往往比传授的事物的教育意义更加深刻。实践证明,刻在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绝不是“送分”Р的老师, 而是严师、 爱生育人的老师。 只有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严格要求学生, 言行一致, 为人师表,Р敬业奉献,必令学生口服心服。Р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时时刻Р刻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Р师德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