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读《语文常谈》有感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6KB

文档介绍
的是普通话,和外面的人交流也是普通话,不过因此我们这一代的方言越来越不地道,甚至已经变味。第三节是“主要的语音分歧”,总结了方言的特点。作为学在重庆的外地人,我感触最深的是重庆话不分l、n;s、sh。每次买东西结账时都得用手势比划是“四”还是“十”。“‘明儿星期天,请你到我们家坐坐。’‘我一定去。’‘怎么,你倒是来不来呀’”(页88)不同方言间的交流Р确实有很多笑点,而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普通话已成王道,但是“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页100)。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人都应去保护。Р虽然第八章是在讲“文字改革”,但是从历史来看,吕叔湘先生提出的“拼音文字”并没有实行。如果仅用拼音来表示汉字,那么将会失去汉字艺术。姑且不论文化层面,从实施的角度看拼音文字也无法推行。如上课老师让念的Р《施氏食狮史》,全用拼音代替就很难理解;再如一些同音词,若只写“zhi ai”,即使加上音调,读者也会一头雾水,不知道是“致癌”还是“治癌”,恰好这两个词的意思大相径庭,会带来很深的误解。不过发展到现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为普通话的推广、人们的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吕叔湘先生的想法在当时是先进的,但是目前的中国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此我也只发表一点小感想。Р把这本书读了一遍,也顺便提出一些问题。如第19页讲到“‘昵女’双声,‘儿尔汝’双声”,可是没有标出古音,也即没有严谨的证明,难以令读者信服。再如第28页讲异读字,给“便秘”的“秘”字标音时标的是bi(四声),而目前的读音是mi(四声)。再如第31页“从容”的“从”被标为一声,现代汉语词典改版后已将一声改为二声,所以现在的读者可能会被误导。Р中国语言文字太博大精深,读这一本书远远不够,可是这本小书却浓缩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的头脑是一次极富营养的文学洗礼。Р2017年8月29日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