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材料1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研究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43 |  大小:196KB

文档介绍
的关系,这就使得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推动地区经济的战略成为空想,而且难以提高政府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积极性,导致无法形成一个高职院校发展的良好区域环境。从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专业设置上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学院自身的定位不够明确,目标太过宽泛,缺乏具体的远景规划,不能形成特色和优势。并且在办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失误,如过分依赖主管部门,将一些冷门专业“一刀切”,这导致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贡献有限。而且学院近年来生源开始出现由本地化向多元化发展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设置的取向。(二)对专业的定位不明确对专业的定位不明确,导致专业设置后出现了教学培养难以推进的问题。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仍然存在对专业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一方面,部分专业过于“时髦”和“超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借鉴了西方教学的理念,没有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例如,国外有一个专业是供应链管理,而国内对于这个专业的需求仍然不是特别大,那在国内设置此专业就出现了“超前”的情况。另一方面,专业设置存在滞后的现象。部分高职院校对某些专业是根据市场的切实需求来设置的,但没有考虑到该专业的学生需要经过3~4年的培养才能就业,而市场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而导致专业的设置出现“滞后”现象。如前几年会计专业就业情况非常好,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目前已经出现了饱和的情况,如果高职院校再一如既往地大量招收会计专业的学生,那无疑会导致这些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因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紧跟市场的步伐。二、建立高职院校专业预警机制的理论依据(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发展战略》中指出,“现在需要用一种新的观点来看待高等教育,这种观点要求把大学教育的普遍性与必要性结合起来,以对社会和其功能发挥的期望做出回应。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