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20年3-6岁幼儿心理特征及教育要领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  |  页数:21 |  大小:48KB

文档介绍
心理发展特征。在观察生活中,4岁儿童会提出许多问题,有的是远远出人意料的。如在看到马路上的汽车后会问,为什么车的轱辘都是圆的,院子里的花为什么会开等等?对这些问题要抱着尊重儿童的态度给以具体形象的合理解答。2、培养儿童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人类共存共生的情感基础,4岁儿童已受到一些人生观念的教育,其本性中的同情心已经被触动。如对同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打人,不欺负人;敬老爱幼,同情残疾人,尽力去帮助他们;保护对人有益的动物,不任意催残它们;疼爱父母和照料自己长大的人等等。同情心的培养首先在于成人的榜样感染,做父母应具有同情心,对弱者同情并付诸行动,并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适当地讲解一些为什么要那样照顾奶奶,为什么下了班还要去一个阿姨家帮助她做事,使儿童既理解又有榜样,从而在父母的感召下,儿童渐渐滋长出同情心,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3、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4岁儿童活泼好动,有一定独立能力,富于想象,这些都是发展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基础。表现力和创造力是儿童才能发展的标志。儿童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和创造。儿童的创造不是自身能力的创新,而是本能被唤醒的结果,这种能力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当前,而在于将来,是十分可贵的能力素质,未来的发展创造正是从这里挖掘的。在家庭中怎样为孩子提供表现与创造的兴趣和机会呢?要有一个可供儿童独自活动的环境,鼓励儿童用语言和表情进行表现。如伴着音乐儿童自编自舞的活动,儿童自由地画、贴、剪、做玩具等活动。对此,我们不要太看重儿童表现与创造的结果,而是要看儿童表现和创造的努力过程如用心程度、认真态度、坚持精神和创造等特点。要做到经过每一次的表现和创造活动使儿童都能增长信心,激发再创造的愿望。儿童的表现与创造活动是能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的,但不宜过多,更不要代替。鼓励的方式重精神鼓励,不宜多用物质奖励,因为物质的引诱将把幼儿的纯真的创造活动引入歧途。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