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把学生这种好奇引导到对知识的探索中。换句话说,就是帮助学生把一般好奇心发展为对知识的渴望――求知欲。这是智育的最根本措施。生物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相对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已有体验、体会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反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走进教室”?“吃东西时为什么会分泌唾液”? 六、问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教学过程中,“一言堂”、唱“独角戏”等垄断课堂的做法会使学生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使课堂教学陷入沉闷局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思辨性的问题,如在《神经调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的手被针刺了一下立即缩回,而不会让针再扎得更深一些”?也要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开放性的话题,如《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中提出“为保护动物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种问题一提出,学生一定有话可说。七、问题要把握时机在貌似无疑、实则孕疑之处要紧跟追问。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当学生的思维尚未觉醒或浅尝辄止时,需要教师去激活、去开发,比如,在探究活动中,你要适时恰当地追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根据是什么?你还有不同意见吗?再如在探究活动中,你要适时恰当地质疑:这个思路正确吗?这种方法可行吗?这个结论科学吗?这样追问可以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质疑好似投石激浪,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产生探求需求,激起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活动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提问的灵活运用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在提问过程中,忌烦、燥,更忌不考虑学生学情,盲目提高、提问。或者说,盲目追求课堂“热闹”。对学生答案和结果要有理智的评价,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求同存异。让学生领会探究问题的机智、勇敢,感受解决问题的喜悦。在师生愉悦的心情中将教学实实在在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