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多媒体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教学设计-第二章对数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69KB

文档介绍
不需要)上.这里的教学设计试图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经过自己动手计算、观察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去发现数学结论,大致经历前人发现对数运算法则的过程.我们相信,前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发现对数有①log(MN)=logM+logN,②log()=logM-logN,③logM=nlogM(n∈R)这样3个运算法则,也有试验、也有失败.舍弃了那些不成立的而留下这些正确的结论.(2)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图形计算器给了学生一个可以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工具.学生利用计算器这一学习工具,生成数据,收集数据,观察数据,分析它们间的关系,形成数学结论,动手、动眼、动脑,俨然是一个实验者、研究者.信息技术给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清新空气.(3)实现个别化学习,改变一班人做同一道题的状况,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改造学生的学法.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试图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老师没有要求研究真数的乘方与开方的对数,我们是不是就不去研究?改变任务总是由教师提出的被动状态,让学生有提出任务的机会.当然不是所有的研究任务都能由学生提出,但是既然研究和、差、积、商的对数,想到应该去研究乘方与开方的对数并不是困难的事.(4)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学习数学.学习需要老师的引导,学习也需要同伴的帮助,有时同伴的帮助显得更为重要.同伴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评价,相互促进,其教学效果可能更好,教育意义更为深刻.(5)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数学思维“参与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经常把教学设计成学生的活动,彻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参考文献:[1](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单墫.(必修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8).[4]“画卷”-《定义法求轨迹》的教学设计与感悟[J].中学数学,2009(3).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